最新内容
吉人天相
jíréntiānxiàng吉人善人;相帮助,保佑。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。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、不幸的安慰话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石癸曰‘吾闻,姬、姞耦,其子孙必蕃。姞,吉人也。’”又《昭公四年》晋楚唯天所相,不可与争。”既然庚贴返去,原聘也必然还璧。但~,令郎尊恙,终有好日,
日期 2025-03-29 阅 15江汉朝宗
jiānghàncháozōng江汉指长江和汉水;朝宗诸侯朝见天子,借喻百川入海。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魇、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《尚书·禹贡》江汉朝宗于海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2进善惩奸
jìnshànchéngjiān进用善良,惩治奸恶。唐·周昙《咏史诗·虞舜》进善惩奸立帝功,功成揖让益温恭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5乐山乐水
yàoshānyàoshuǐ乐喜爱,爱好。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《论语·雍也》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”~,气类相合。★宋《二程全书·外书七》
日期 2025-03-29 阅 14利己损人
lìjǐsǔnrén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。参见损人利己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鼎玉龟符
dǐngyùguīfú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。清·叶廷琯《海录碎事·帝王上》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,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4挂肚牵心
guàdùqiānxīn牵牵挂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2必也正名
bìyězhèngmíng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。《论语·子路》子路曰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‘必也正名乎!’”~,各司其局,古人所守,某敢忘之?★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方正》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不恶而严
bùèéryán并不恶声恶气,但很威严,使人知敬畏。《周易·遁》君子以远小人,不恶而严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
cángzhīmíngshān,chuánzhīqírén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现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一个人做一部书,~”,是封建时代的事,早已过去了。★鲁迅《准风月谈·序的解放》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倚马千言
倚马千言,发音yǐmǎqiānyán释义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示例无..
日期 2025-03-29 阅 15庖丁解牛
庖丁解牛,拼音páodīngjiěniú注音ㄆㄠˊㄉ一ㄥㄐ一ㄝˇㄋ一ㄡˊ解释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出处先秦庄周《庄子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……”例子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,便如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。正音“
日期 2025-03-29 阅 12和风细雨的意思
和风细雨,拼音héfēngxìyǔ注音ㄏㄜˊㄈㄥㄒ一ˋㄩˇ解释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出处南朝陈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例子(1)在开展批评时,要和风细雨,注重方式,争取好效果。(2)自己的同志,犯了错误,应当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气满志骄
qìmǎnzhìjiāo指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同气充志骄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5衽抭囊括
rènxīnángkuò比喻全部擒获或肃清。清·唐甄《潜书·两权》天下多群盗,衽抭囊括,可次取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4肉颤心惊
ròuchànxīnjīng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肉跳心惊”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吾近日肉颤心惊,恐非吉兆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4胯下蒲伏
kuàxiàpúfú蒲伏通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宋·秦观《人材》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1龙章秀骨
lóngzhāngxiùgǔ比喻文章秀逸遒劲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2跌脚搥胸
diējiǎochuīxiōng以足跺地,以拳敲胸。表示气愤、着急、悲痛等感情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3鼎镬刀锯
dǐnghuòdāojù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。镬大锅。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,用以把人煮死。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,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若见此奸贼,必手刃其头……虽赴鼎镬刀锯,亦无恨矣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9 阅 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