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内容
门当户对
méndānghùduì旧时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,结亲很适合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,也强如陷于贼中。”我想他两家也就算~了,一说去,自然成的;谁知他这会子来了,说不中用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二回
日期 2025-03-27 阅 24耳熟能详
ěrshúnéngxiáng指听得多了,能够说得很清楚、很详细。宋·欧阳修《泷冈阡表》吾耳熟焉,故能详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4封豕长蛇
fēngshǐchángshé封大;封豕大猪;长蛇大蛇。贪婪如大猪,残暴如大蛇。比喻贪暴者、侵略者。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吴为封豕长蛇,以荐食上国。”而今而后,所当有利兵坚盾,环卫其身,毋俾~,荐食上国。★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破恶声论》
日期 2025-03-27 阅 22甘死如饴
gānsǐrúyí甘情愿;饴饴糖。甘愿去死,就像吃糖一般。形容不怕死,把死作为快事。《清史稿·任举传》举忠愤激发,甘死如饴,而朕以小丑跳梁,用良臣于危地,思之深恻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2不正之风
bùzhèngzhīfēng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《抱朴子·辩问》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6道在人为
dàozàirénwéi犹言事在人为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一回净云不打紧,道在人为,你见那里又一位王勃殿试来了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5捏手捏脚
niēshǒniējiǎo形容轻手轻脚地走。也形容轻薄的举动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三卷那贼略推一推,豁地开了,捏手捏脚,直到房中,并无一人知觉。”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乘他身边伏侍时节,与他捏手捏脚,私下肉麻。”二爷趁空把细姑娘拉在一条板凳上坐着,同他~,亲热了一回。★清·吴敬
日期 2025-03-27 阅 23魄消魂散
pòxiāohúnsàn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同魂飞魄散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2鉴前毖后
jiànqiánbìhòu指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,以后谨慎行事,避免重犯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2刻木为鹄
kèmùwéihú比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7乱箭攒心
luànjiàncuánxīn攒积聚。乱箭身在心上。比喻内心极度痛苦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……淹淹止存一息。二子一见,犹如乱箭攒心,放声号哭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3调神畅情
tiáoshénchàngqíng使精神顺适,情绪欢畅。《北堂书钞》卷一四二引南朝·宋·徐爰《食箴》一日三饱,圣贤通执。奉君养亲,靡不加精。安虑润气,调神畅情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4雕虫小事
diāochóngxiǎoshì犹言雕虫小技。唐元稹《上令狐相公诗启》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,往往归咎于稹。尝以为雕虫小事,不足以自明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5洞察一切
dòngcháyīqiè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。无他是一位能够洞察一切的政治家。
日期 2025-03-27 阅 26防患未萌
fánghuànwèiméng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。清·黄彭年《代刘蓉函件》之一大局所关,防患未萌,当局必有远虑。”或虑民心良莠不齐,恐有意外之变,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;皆能~,有何惧之有?★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民团上》
日期 2025-03-27 阅 25寡不胜众
guǎbùshèngzhòng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。同寡不敌众”。《吕氏春秋·壅塞》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,世之直士,其寡不胜众,数也。”若人君不加裁决,使人臣各行其意,则朝夕斗讼,弱不胜强,~。★宋·司马光《乞裁断政事札子》
日期 2025-03-27 阅 24横征暴敛
héngzhēngbàoliǎn敛搜刮。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,进行残酷剥削。宋·朱熹《已酉拟上封事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,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,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,虽有爱人之心,而民不被其泽矣。”这些财富,都是蒋介石等利用其独裁权力~、假公济私而来的。★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》
日期 2025-03-27 阅 25惠风和畅
huìfēnghéchàng惠柔和;和温和;畅舒畅。柔和的风,使人感到温暖、舒适。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7半新半旧
bànxīnbànjiù指不新不旧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九回次日,宝玉贾兰换了半新半旧的衣服,欣然过来见了王夫人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27 阅 24不翼而飞
bùyìérfēi翼翅膀。没有翅膀却飞走了。比喻物品忽然丢失。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。《管子·戒》无翼而飞者声也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众口所移,毋翼而飞。”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~了。★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创造十年》
日期 2025-03-27 阅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