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字典
计功行封
jìgōngxíngfēng犹言计功行赏。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熬油费火
áoyóufèihuǒ指耗费灯油。多指日夜忙碌。《红楼梦》第二五回此时贾赦、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,日夜熬油费火,闹得上下不安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3子孝父慈
zǐxiàofùcí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父慈子孝”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君义、臣行、父慈、子孝、兄爱、弟敬,所谓六顺也。”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、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,各有不尽之理。”~,三分天下,二分归西,民乐安康,军心顺悦。★明·陈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五回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鲜车健马
xiānchējiànmǎ谓车辆鲜丽,辕马壮健。形容豪富。同鲜车怒马”。唐·康骈《剧谈录·曲江》彩幄翠帱,匝于堤岸,鲜车健马,比肩击毂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3强识博闻
qiǎngshíbówén指记忆力强,见闻广博。同强记博闻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决一死战
juéyīsǐzhàn决决定;死拼死。对敌人拼死决战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,以军继其后,与曹操决一死战。”周天爵素称勇敢,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,独不能与贼~耶?★《清史稿·文宗本纪》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扪虱而言
ménshīéryán扪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扪虱而谈”、扪虱倾谈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1汗牛塞栋
hànniúsāidòng形容藏书非常多。同汗牛充栋”。明·唐顺之《胡贸棺记》余不自揆,尝取《左氏》、历代诸史及诸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塞栋者,稍删次之以从简约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3爱惜羽毛
àixīyǔmáo羽毛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灰鹤与他都是高傲的,~的,而他与它们的高傲只是一种姿态而已,没有用,没有任何的用。★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十
日期 2025-03-19 阅 13木雕泥塑
mùdiāonísù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。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九两班文武,如泥塑木雕,无人敢应。”怡红院里的人吓的一个个象~一般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十四回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神采焕发
shéncǎihuànfā神采人的精神、神气和光彩;焕发光彩四射。形容精神饱满,生气勃勃的风貌。《宋史·赵孟頫传》孟頫才气英迈,神采焕发,如神仙中人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5枉费心力
wǎngfèixīnlì犹言枉费心机。指白费心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5先意承指
xiānyìchéng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◇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先意承志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4精彩逼人
jīngcǎibīrén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徐大夫》君精彩逼人,虽老而健。”他的《唐诗杂论》虽然只有五篇,但都是~之作。★朱自清《中国学术的大损失》
日期 2025-03-19 阅 12东奔西走
dōngbēnxīzǒu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元·魏初《沁园春·留别张周卿韵》甚年来行役,交情契阔,东奔西走,水送山迎。”强如在中国~,受尽腌舎的气。★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回
日期 2025-03-19 阅 16脆而不坚
cuìérbùjiān脆弱而不坚实。形容虚有其表。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华而不实,脆而不坚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9 阅 16蜂屯蚁聚
fēngtúnyǐjù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。唐·韩愈《送郑尚书序》蜂屯蚁杂,不可爬梳。”这里雯青直到日落西山,才把那些~的亲朋支使出了门,坐了一肩小轿,向三茅阁巷褚爱林家而来。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
日期 2025-03-18 阅 17鹤势螂形
hèshìlángxíng指腰肢纤袅,体态轻盈。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[湘云]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无
日期 2025-03-18 阅 14氍毹怎么读
氍毹的读音氍毹的意思,氍毹的词语拼音"˃拼音读音:[qúshū]汉字注音:ㄑㄩˊㄕㄨ简繁字形:是否常用:是“氍毹”的意思基本解释基本解释氍毹qúshū[woollenblanket]毛织的布或地毯,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,故此“氍毹”或“红氍毹”常借指舞台厅正面屏开孔雀,地匝氍
日期 2025-03-18 阅 13雾释冰融
wùshìbīngróng雾气消散冰块融化。比喻疑难消除尽净。无无
日期 2025-03-17 阅 14